美濃紙傘製作
一、製作歷程概述
傳統美濃的油紙傘又叫「黑油傘」,傘面呈現黑色,是因為染料調配的關係,製造過程中將鍋底的一層黑炭刮下後與桐油一起煮。而製造紙傘的工具包括刀、刷子、槌子、針等。
在早期,一把油紙傘分別以傘骨、糊紙、上油、裝柄等四部份完成,由四個師傅分別以自己專長的部份傳授徒弟製傘功夫,且限定每人只能學一種,三年出師,因而製傘速度相當緩慢。
而在材料的取得方面,桐油、棉紙、柿子、竹子等材料大多取自美濃以外的地方,如臺南、埔里、竹山等地,取得相當不易,製作過程十分瑣碎,工時也很長。
現在為了能夠增加產量,有的製作過程用機器取代,而製造油紙傘的工作也由原先四個部分的分工,細分為十二個工序,加速製傘速度。
二、紙傘製作工序:
(一)、鋸竹、刨青
依傘規格裁鋸;刨除竹材外面光滑的表皮
(二)、削長骨
削開竹材,製作固定傘面的長骨
(三)、削短骨
削開竹材,製作撐傘面的短骨
(四)、重新排組、串傘頭
將削好的長、短骨依序排列組合,與木質傘頭串合
(五)、串傘架
將串好的長、短骨架連接
(六)、裝按馬(傘鍵)、裝柄
在傘柄適當處,裝入按馬開關
將竹傘柄插入長、短骨架,並予以固定
(七)、繞邊線
將長骨尾端以棉線固定,按照圓周平均間隔傘骨。
(圖七)
(八)、糊紙(裱傘面)、執腦
將棉紙糊貼在長(傘)骨上,完成傘面
在傘頭上方糊上執腦紙,保護木質傘頭及竹柄
(九)、彩繪
藝師在傘面彩繪上畫,展現不同風情的紙傘
(圖十二)
(十)、上桐油
傘面棉紙上桐油,具有防水及強化傘面的功用
(十一)、穿內線
傘骨內線穿妥,傘體製作大功告成
(十二)、繞黃藤、包傘布頭
為增加握傘之紮實性,在握把部份繞上黃藤皮,使握傘更舒適
在傘頭上方結上上過油之傘布,使紙傘更加防水及美觀